9月30日上午11点开车到达南浔古镇。古镇位于湖州市南浔区,地处江浙沪两省一市交界处。明清时期为江南蚕丝名镇,是一个人文资源充足、中西建筑合璧的江南古镇,5A景区。古镇内拥有嘉业堂藏书楼及小莲庄、南浔张氏旧宅建筑群、尊德堂、大运河(江南运河南浔段、南浔丝业会馆及丝商建筑)等5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我们去时张静江故居在维修,百间楼与其他景点相距较远,因为要赶时间,没有去参观,如果没在杭州耽误2个小时,看的景点还会多些,这次出游游览了10个古镇,唯有南浔古镇与众不同,这次因为时间紧,景点没有全部走到,有机会还会再去一次,细细品味古镇特有的中西合璧的建筑魅力。南浔古镇门票100元/张。
第1天
2014-04-27
第1天
2014-08-30
第1天
2016-03-19
人间四月天,漫步江南古镇,也算不负春光不负卿。
去南浔之前,不知道要去南浔,只是周末想到近郊走走。看介绍说,“南浔和众多江南古镇一样,具有典型的水乡风貌,不同的是,是最耐得住寂寞的一个。”“周庄有陈逸飞画过的方圆双桥,甪直有叶圣陶写过的万盛米行,乌镇有矛盾笔下的林家铺子,而浙江湖州的南浔则默默地守候着她浓厚的文化积淀,等待着真正懂她的游人们,毫无怨言。”看完介绍,便决定“游边江南九十九,不如南浔走一走。”
南浔古镇
我们先去参观张石铭旧宅,旧宅建于1899年,是清末民初张钧衡的私家住宅。房屋高敞宏伟,有大厅三进和西式楼房等50多间,占地面积3936.8平方米。以其规模宏大、雕刻精美、建筑风格中西合璧而著称。号称江南第一巨宅,从外面看和其他宅院没有区别,就是深宅大院,但进入后看到的西洋建筑就觉得不可思议,也反映出宅院主人内敛、不张扬,与现在有些人有点资本就怕别人不知道,张扬、显摆形成鲜明对比。
南浔古镇
上海长途汽车南站,现在有售南浔的套票,往返车票+门票才135元/人。南浔汽车站离百间楼和张静江故居挺近的,走过去也就十分钟。我们订的客栈就在东大街,所以非常方便。
南浔古镇,隶属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由南林和浔溪两村组合而成,为江南六大古镇之一,南浔古镇是一个人文资源充足,中西合璧建筑多样的江南古镇,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墙有多高
南浔,江南六大古镇中最有底蕴的一个,被誉为中国江南的封面。名人辈出,近代涌现了中国最大的丝商群体“四象八牛七十二金黄狗”,其中“四象”之称的四大家族就曾是富可敌国的超级豪门。
南浔古镇
看到西洋建筑是不是挺惊讶的,在深宅大院的里面竟然有如此漂亮的西洋建筑,有点不可思议。
古镇的入口之一中国魅力名镇
始建于公元1252年的南浔古镇,可以说是全国古镇中最秀丽的一个,游人不多,容易亲近,商业化气息很淡。
南浔古镇
南浔古镇
南浔古镇
出张石铭旧宅,继续前行来到辑里湖丝馆,历史上为南浔商会,里面是展览,介绍辑里湖丝。
南浔古镇
南浔水系是大运河的一部分
景区占地面积34.27平方公里,东界至宜园遗址东侧起,西界至永安街起,南界自嘉业堂藏书楼及小莲庄起,北界至百间楼。
出辑里湖丝馆,通过广惠桥来到广惠宫,只是进去转了一下,未细看。
小桥流水,水乡古镇大抵如此。
南浔古镇
南浔古镇
广惠桥
出广惠宫,来到刘氏梯号,人称“红房子”
南浔古镇
古戏台
古镇主打民国风范
这是进入大门的场景,够宽敞吧,看不出有什么特别之处。
南浔古镇
南浔古镇
再往里走就是另一番景象了,一个有着西洋建筑的庭院展现再眼前,无以言表。
南浔古镇
这是出刘氏梯号拍的高墙
站在通津桥上欣赏两岸有美女在拍旗袍装
游程中恰逢春雨,烟雨朦胧中的南浔更显一番风味。
出刘氏梯号前往小莲庄。小莲庄为晚清南浔俗称“四象”之首富刘镛所筑的私家花园,始建于清光绪十一年,占地27亩,因慕元末湖州籍大书画家赵孟頫所建莲花庄之名,故称小莲庄。小莲庄与嘉业藏书楼毗邻。
南浔古镇
南浔古镇
南浔古镇,细细品味古镇特有的中西合璧的建筑魅力。南浔古镇
扇亭
净香诗窟
退修小榭
小莲庄面积很大,有些地方我们也没有走到,走出小莲庄,前往嘉业藏书楼。嘉业藏书楼因溥仪皇帝题赠“钦若嘉业”九龙金匾而名,中西合璧园林式布局。
南浔古镇
咱虽然没穿旗袍但也可以装一下
烟雨南浔
南浔古镇
南浔古镇
因为要赶时间,下午2点40分结束在古镇的游览,准备开车前往南京,车开到南浔高速入口时,被告知皖向封路,什么时间开通不清楚(封路可能和十一放假有关)。
有位佳人,在水一方。(这妹纸装束也忒艳了点)
南浔古镇
这座宅子暂时封闭任我装傻充愣随意摆拍
南浔拥有众多的人文景观和名胜古迹。
在高速口等了一段时间还没开通,如果要去南京只能走苏州方向,要绕路多走不少,最后决定不去南京去镇江,把南京预定的客房退掉,上高速去镇江,时间已经是下午3点50分了。到苏州前的这段高速车还不多,跑的还挺快,5点10分通过苏州市区时车辆开始明显增加,已经开始有点堵车了,往镇江方向越走越堵,导航也显示前方路段堵车,快到无锡服务区时,已经是走走停停了,6点到达无锡服务区,偌大的停车场已经停满了车,都是出来旅游的,餐厅里满满的人。
南浔古镇
南浔古镇
南浔古镇
在服务区吃了点饭,稍事休息,继续往前走,路上更堵了。
亭台楼榭,江南园林大抵如是。
南浔镇文化馆大门紧闭
据《江南园林志》云:"以一镇之地,而拥有五园,且皆为巨构,实江南所仅见"。
南浔古镇
南浔古镇
晚上10点40分终于走到芳茂山服务区,约45公里走了4小时,服务区也停满了车。
南浔古镇
小莲庄
本来这家客栈也在我的选择范围内虽然没有入住但也可以门口拍个照
小莲庄是始建于清光绪年间的汉族古典园林建筑。属于南浔首富刘镛的私家园林、家庙及义庄所在,位于南浔镇南栅万古桥西,北临鹧鸪溪,西与嘉业堂藏书楼隔河相望。
开车已经很累了,休息后还是决定再走一段,依然是堵车。
奇石
南浔古镇
南浔古镇
原为刘氏归榇暂殡寓园,从光绪十一年开始,在池周补植花柳,重栽菡萏,布置台榭,启建家庙,历时四十载完成。
车实在太多,4车道都是满满的,导航提示堵车路段越来越长,决定看到服务区就进去休息,终于看到离窦山服务区还有500米了,这时已经进入外侧车道,车几乎不动,不断有车从应急车道驶过,等了很长时间车还是不动,没办法只好也走了应急车道,到下口看到,最外侧车道的车都不是下服务区的车,如果不走应急车道真进不了服务区,到服务区是凌晨1点半,约42公里开了近3个小时,服务区到处都是人,垃圾遍地,喝口热水都排了很长的队,尽管快到镇江了,还是决定不走了,在高速服务区过夜,实在太累就躺在座椅上睡了,也体验了一次高速堵车。如果不是亲身经历一次堵车,真的很难想象堵车有多可怕,一堵车把高速通行费给省了。
这是一家咖啡馆的门口布置相当精致店主好像很喜欢汤唯每天晚上七点放的电影第一天是晚秋第二天是北京遇上西雅图
小莲庄
南浔古镇
南浔古镇
因慕元代书画家赵孟頫湖州莲花庄,而自名“小莲庄”。园林以荷花池为中心,依地形设山理水,形成内外两园。
南浔古镇
南浔古镇的北区人很少喜欢这样的安静比周庄乌镇的喧闹好多了
小莲庄
生活着的水乡小镇。
南浔古镇
外园以荷池为中心,池广约十亩,沿池点缀亭台楼阁,步移景异,颇具匠心。
南浔古镇
另一家咖啡饮料店
小莲庄
南浔古镇
南浔古镇
古镇旧宅流水小桥
内园是一座园中园,处于外园的东南角,以山为主体。仿唐代诗人杜牧《山行》之意,凿池栽芰,叠石成山。
小莲庄
南浔古镇
一艘小船从远处驶来与旧宅小桥倒影完美融合生气盎然
南浔古镇
荷池南岸主体建筑“退修小榭”,临池而建,设计精巧,是江南水榭建筑的精品。
南浔古镇
小莲庄
水面幽静倒影非常清晰
南浔古镇
南浔古镇
刘氏家庙,是小莲庄的主要建筑群,为刘氏家族祭祀祖先之所。
小莲庄
南浔古镇
一排排古宅一排排倒影
南浔古镇
家庙坐北朝南,从南至北依次为照壁、石牌坊、门厅、过厅、正厅和馨德堂等。
南浔古镇
小莲庄
对面就是我们的客栈云水谣
南浔古镇
南浔古镇
小莲庄
南浔古镇
古镇多水系有水必有桥水和桥俨然成了古镇的灵魂
馨德堂在家庙正厅的北侧,俗称“走马楼”。
南浔古镇
小莲庄
南浔古镇
南浔古镇
小莲庄
南浔古镇
南浔古镇
荷池西岸较高的建筑“东升阁”,是座西洋式的楼房,俗称“小姐楼”。
南浔古镇
小莲庄
南浔古镇
南浔古镇
荷池西岸长廊的壁间嵌有《紫藤花馆藏帖》和《梅花仙馆藏真》刻石四十五方,故名“碑刻长廊”。
绿意盎然桥完全淹没在绿色中
小莲庄
南浔古镇
南浔古镇
小莲庄
古镇内的民居。
南浔古镇
南浔古镇
小莲庄
南浔古镇
嘉业堂藏书楼
南浔古镇
夜南浔
嘉业堂藏书楼,隔溪与小莲庄毗邻,系刘镛孙刘承干于1920年所建,因清帝溥仪所赠"钦若嘉业"九龙金匾而得名。以收藏古籍闻名,是中国近代著名的私家藏书楼之一,系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
南浔古镇
夜晚的古戏台热闹起来无处不在的广场舞与白天的宁静恰好相反
1920年,刘承干在南浔故居小莲庄的西侧,建造了这座藏书楼,历时四年于1924年竣工,占地面积20余亩。
小莲庄
南浔古镇
嘉业堂藏书楼
清光绪年间南浔首富刘镛(商人,不是那个著名的“刘罗锅”)的私家园林、家庙及义庄。
夜晚的通津桥两岸
嘉业堂藏书楼是一座回廊式的砖木结构、中西合璧的两层楼房,分前后两进,每进面宽七间,左右厢房各六间,共五十二间。
小莲庄
南浔古镇
嘉业堂藏书楼
一池青莲,待到盛夏应是万般娇艳。
华灯初上长廊悠远
楼上为"希古楼",存放经部古籍。外面一间为"黎光阁",存珍本《四库全书》1954册。
小莲庄
南浔古镇
嘉业堂藏书楼
倚湖而建的洋气红色建筑是当时小姐的闺房。
灯光映衬下的墙头
至1949年,藏书仅存十万册左右。
小莲庄
南浔古镇
嘉业堂藏书楼
深宅大院,几多风雨几多斜阳。
张石铭旧宅
方圆两桥刹那间觉得就是周庄
张石铭,清光绪二十年举人,酷爱收藏古籍、金石碑刻和奇石,为南浔清末民初四大藏书家之一。旧宅又名懿德堂。前临古浔溪,坐西朝东,有五落四进和中、西式各式楼房150间,富丽典雅,风格独特,可称江南最大的具有中西建筑风辖的私家民宅。张石铭旧宅附近的小桥流水为南浔古镇的精华部分。
小莲庄
南浔古镇
烟雨南浔
小莲庄
一家小店名为千与千浔
张石铭旧宅
南浔古镇
小莲庄
烟雨南浔
古镇唯一的一家酒吧
张石铭旧宅
小莲庄
南浔古镇
烟雨南浔
小莲庄
龙猫萌萌哒
张石铭旧宅
南浔古镇
小莲庄
百间楼
烟雨南浔
个人觉得百间楼是南浔古镇的一大特色不失古镇的优美又很有生活气息
张石铭旧宅
小莲庄
百间楼是江南至今保存最完整的沿河民居群之一,相传为明代礼部尚书董份为女眷家仆而建的居屋。因一河两岸,有楼房百间,顾得其名。
张石铭旧宅
小莲庄
最喜欢这张水面悠悠时有涟漪
曲径通幽,后花园才是精华所在。
百间楼
张石铭宅,懿德堂边厅,天井内有一盆景,名曰:鹰石。石盆中竖立的石谓英徳石,产于广东英德市而得名。是与太湖石、灵壁石、黄蜡石的四大园林名石之一。
张石铭旧宅
小莲庄
百间楼
张石铭旧宅
小莲庄
百间楼
张石铭旧宅
小莲庄
墙角的蜘蛛悄悄结网
百间楼
张石铭旧宅
小莲庄
百间楼
张石铭旧宅
小莲庄
刘氏求恕里
百间楼
上世纪三十年代,南浔四象之首的刘家掌门人刘承干建造了取名“求恕里”的别墅。属于典型中西合璧的建筑,整个求恕里结构以门房、甬道、西洋门楼、卷门、庭院和独立的楼厅相组合,步行在过道里,就仿佛走在别具上海特色的弄堂街巷之中。
小莲庄
百间楼
刘氏求恕里
小莲庄
百间楼
刘氏求恕里
小莲庄
绝对倒影
刘氏求恕里
小莲庄
百间楼
刘氏求恕里
小莲庄
百间楼警务室亮了
嘉业堂藏书楼
百间楼
刘氏求恕里
与小莲庄是一墙之隔的嘉业藏书楼。正厅内悬有末代皇帝溥仪所题“钦若嘉业”金匾,因此而得名。
云水谣
还不错
刘氏求恕里
嘉业堂藏书楼
云水谣客栈一面临街一面临水
刘氏求恕里
嘉业堂藏书楼
云水谣
丝业会馆
位于南浔镇广惠桥东侧,为南浔商业组织中最早、实力最强的同业公会。丝业会馆前埭建筑在建国初烧毁,其他建筑均保护良好。现为南浔镇中心学校校址。
藏书楼及避雷针。
云水谣
嘉业堂藏书楼
丝业会馆
大堂陈设
门窗上的“嘉业堂藏书楼”。
云水谣
丝业会馆
嘉业堂藏书楼
古色古香
丝业会馆
嘉业堂藏书楼
云水谣
丝业会馆
嘉业堂藏书楼
房内陈设窗下就是水
刘氏梯号
张石铭故居
云水谣
刘氏悌号是面西的中西式建筑群,俗称"红房子",主人刘安泩,号悌青,刘镛三子。正厅名为崇德堂,故又称刘氏悌号。
张石铭旧宅是南浔四象之一张颂贤之孙张均衡所建。系江南罕见的基本保持明清历史旧貌的豪门巨宅之一,是一座中西合璧式楼群的经典建筑。
古镇特色菜绣花锦好像是大一点的小白菜很嫩很好吃
这是当时热衷于采纳西洋文化的南浔又一处中西合璧的建筑:整座建筑分为南、中、北三个部分,南北部分的建筑中不仅融入了罗马风格建筑,质朴无华的徽派封火山墙和石库门内也不惧繁琐地加了个华丽丽的洛可可风格券顶。
张石铭故居
云水谣
刘氏梯号
张石铭故居
白水鱼
就像南浔的其他大宅一样,这座红房子内也陈列着无数呼之欲出的砖雕、木雕和石雕。
云水谣
刘氏梯号
张石铭故居
南浔的门票一日有效,所以到达后没有去换票,打算明天去换,时间充裕,可以玩一整天。百间楼已经算是在景区里面的,但我们住的云水谣也在北区,所以不需门票就可去逛,但是张静江故居需要门票打卡才能进了。
求恕里
第2天
2014-08-31
南浔古镇街道
求恕里是嘉业堂藏书楼主人刘承干于1930年所建别墅。现陈列着刘承干的九弟刘旭沧作品摄影展。他的作品是以人体摄影、静物摄影、风景摄影为主,获英、法、美等25个国家54项大奖。膜拜一下民国时代的摄影大神!~
小莲庄
刘氏梯号
小莲庄始建于1885年,于1924年完工,占地27亩,其主人为南浔“四象”之首富刘镛,因仰慕元末湖州籍大书画家赵孟頫所建莲花庄之名,故称小莲庄。注意,此刘镛非彼刘墉,不是那个刘罗锅哦。
求恕里
南浔四象八牛,即“四象八牛七十二墩狗”为代表的南浔富商,清光绪年间,出现在湖州南浔民间及江浙一带。所谓‘四象、八牛、七十二狗’者,皆资本雄厚,或自为丝通事,或有近亲为丝通事者。财产达百万以上者称之曰‘象’。五十万以上不过百万者,称之曰‘牛’,其在二十万以上不达五十万者则譬之曰‘狗’。所谓“象、牛、狗”,皆以其身躯之大小,象征丝商财产之巨细也。”南浔“四象八牛”之说,属于民间说法,根本无正规的统计和详细记载,七十二墩狗仅仅是泛制指。“四象八牛”之说,反映南浔自南宋淳年建镇,浔溪、南林、设镇官、南浔,耕桑以富,行商坐贾荟萃,为江南雄镇。——摘自百度百科
徐迟笔下的元泰酒店
刘氏梯号
前卫的人体摄影。
小莲庄入口墙面上的青苔斑斑真不像是南浔第一大户人家
求恕里
小莲庄
刘氏梯号
求恕里
今年夏天不热荷花早早就谢了留下荷叶独自笑傲
刘氏梯号
小莲庄
后院的茉莉香溢满园。
现做现卖的酒坊,号称南宋御酒坊
求恕里
青砖红砖这种牌坊倒是不多见
刘氏梯号
辑里湖丝馆
小莲庄
广惠宫
南浔的蚕丝文化和浔商文化的展馆。
广惠宫广惠宫是南浔古镇一处源远流长富有地域文化色彩的道教建筑遗存,始建于北宋英宗治平年间,距今已有900多年历史,建观历史长于建镇历史。
小莲庄
辑里湖丝馆
元末农民起义领袖张士诚曾在此修筑粮仓,占广惠宫为行宫。广惠宫历经沧桑,曾三毁三建,如今的广惠宫是2003年重建的。
皇帝御赐的乐善好施牌匾
广惠宫
“镇馆之宝”。
小莲庄
辑里湖丝馆
观内供奉着道教最高神“三清”神,
另一座是贞节牌坊刘家的长媳从二十多岁就开始守寡
广惠宫
辑里湖丝馆
小莲庄
刘氏梯号
广惠宫
又一处中西合璧的建筑群,俗称“红房子。据说是新上海滩冯程程住所的取景地。
大门口看见大门的门槛那么高平时都不走正门的只有祭祖的时候会拆掉门槛的上半部方便行走
小莲庄
广惠宫
庭院深几许,灯笼高高挂。
嘉业堂藏书楼
刘氏梯号
嘉业藏书楼为南浔“四象”之首刘镛之孙刘承干于1920至1924年所建,因清帝溥仪所赠“钦若嘉业”九龙金匾而得名。嘉业堂藏书楼藏书最丰盛时有宋元明清各种古籍16万册,60万卷,而现在已经成为浙江省图书馆的一个分支机构。
广惠宫
红房子。
嘉业藏书楼入口
烟雨南浔
刘氏梯号
嘉业堂藏书楼
广惠宫
中西合璧。
钦若嘉业注意没有提名和落款因颁匾的时候已经是民国所以不能落款了
烟雨南浔
刘氏梯号
嘉业堂藏书楼
广惠宫
寻味,浔味江南。
游记来自蝉游记网站-爱琴007
诗萃室以放置刘承干于其继父刘安澜共同编写的《园朝诗萃》正集续集而命名。刘安澜29岁赴京赶考途中病逝,夫人就是刚才看到御赐贞节牌坊的那位,她过继了刘安澜弟弟的儿子,就是刘承干
烟雨南浔
嘉业堂藏书楼
广惠宫
张静江故居
书架子上的是雕版印刷的木板四个书架上分别成列着《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是嘉业藏书楼的镇馆之宝
张静江(1877-1950)是孙中山密友。出身于南浔四大富豪之一的张家。在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被称为国民党四大元老之一。张静江故居,又名尊德堂,系张静江祖父张颂贤于清光绪二十四年所建。
嘉业堂藏书楼
百间楼位镇东北侧,沿老运河东西两岸建造。相传是明代礼部尚书董份为他家的保姆仆人居家而建,始建时约有楼房百间,故称"百间楼",这一名称一直保存至今。
伸手触摸这一方文艺气息的天空
张静江故居
嘉业堂藏书楼
烟雨南浔
仔细看下栏杆上的图案是“嘉业”窗框上的图案是“嘉业堂藏书楼”
张静江故居
嘉业堂藏书楼
张石铭故居
张静江故居
张石铭旧宅,又名“懿德堂”,主人为晚清南浔巨贾儒商张均衡,字石铭,乃清光绪二十年举人。这座巨宅始建于1899年,于1906年完工,占地面积多达6000平方米,宅内以砖雕木雕石雕,以及法国进口的玻璃雕见胜,并且体现了中西合璧的建筑特色,号称“江南第一巨宅”。
张静江故居保持清代传统三进五间式古建筑风格,一进有一厅五室,每进之间各有天开,每进一堂便递高一级,俗称步步高升。
河对岸看入口看这气派就知道是大户人家
张静江故居
张石铭故居
国民党大佬张静江
历史的沉思
张静江故居
张石铭故居
两侧是孙中山题写的一副楹联:"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四十州,"抱柱对联为同治、光绪二皇帝的老师翁同龢所写:"世上几百年旧家无非积德,天下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
择是居是张石铭的书斋
张静江故居
张石铭故居
烟雨南浔
木雕
张静江故居
张石铭故居
烟雨南浔
砖雕竹苞松茂
张静江故居
张石铭故居
南浔行摄图
武汉——湖州——南浔——乌镇——杭州——武汉
这就是张石铭的舞厅体现出西方特色
张石铭故居
2014年6月,南浔古镇景区"一点一段"作为大运河支流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
南浔行摄图
张石铭故居
南浔行摄图
出得张石铭旧宅看见上海交大的MBA在南浔古镇做拓展训练景区的各大景点都有这身衣服的学生
游记来自蝉游记网站-叶老师
张石铭故居
昨晚看见的双桥圆拱为蒋家桥方形为通利桥
张石铭故居
旧宅外的河道
张石铭故居
旧宅的山墙既气势恢宏又防火防盗
张石铭故居
刘氏梯号
刘氏梯号俗称“红房子”,为南浔“四象”之首刘镛三子刘梯青于1905年所建,整座大寨高昌恢弘,并且融入了西欧罗马式风格,反映了西风东渐的时代特色。
入口处
刘氏梯号
现代化的屋内陈设
刘氏梯号
刘氏梯号
地砖是漂洋过海远道而来
刘氏梯号
中式假山亭子
刘氏梯号
西式凉亭
刘氏梯号
我相机的镜头已经捕捉不到整座完整的建筑而透过罗马柱的红楼亦显得如此庄严
刘氏梯号
刘氏梯号
罗马式广场的后面又是中式的宅子果然是中西合璧
刘氏梯号
刘氏梯号
刘氏梯号
又到中式建筑木雕
刘氏梯号
只看出长乐未央另外两个词语不认得有识得的亲吗?
刘氏梯号
砖木结合
刘氏梯号
南浔古镇
偏远的巷子非常幽静
南浔古镇
荷花莲蓬红菱
南浔古镇
广惠宫,始建于北宋治平年间(公元1065—1068年),迄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殿内祀奉道教最高神“三清”神像,始称广惠宫。后因元末农民起义领袖张士诚曾在此修粮仓,占广惠宫为行宫,俗称张王庙。广惠宫历经沧桑,曾三毁三建。2003年南浔古镇保护性开发工程加快了步伐,将重建广惠宫列入规划,并着手动工兴建。此次重建工作按历史资料及道教格局,基本恢复广惠宫原貌。如今在广惠宫内将看到初建广惠宫时供奉的祠山大帝神像,曾作为镇山门之神的王灵官神像,以及道教代表黄大仙神像等。——摘自百度百科
广惠宫供奉的是道家的黄大仙跟香港的那个黄大仙是一仙
南浔古镇
圆坛地上是太极阴阳图
南浔古镇
广惠桥
南浔古镇
南浔古镇
求恕里是嘉业堂藏书楼主人刘承干于1930年所建别墅。属于典型中西合璧的建筑,整个结构以门房、甬道、西洋门楼、卷门、庭院和独立的楼厅相结合。刘承干一生淡泊名利,不求仕进,即使到了晚年家道没落也坦然自得,故以“求恕居士”自居。他在上海储书之所名“求恕斋”,南浔别墅称“求恕里”。——摘自百度百科
求恕里门口的鲜花与长廊
南浔古镇
求恕里入口庭院深深啊
南浔古镇
南浔古镇
求恕里主要展出的是刘旭沧先生的摄影作品
南浔古镇
求恕里门前的兴福桥
南浔古镇
南浔古镇
南浔辑里湖丝馆,是原先的南浔商会。现在展出着南浔与世博会的历史渊源和南浔的蚕丝文化,丝商文化。
南浔辑里湖丝馆,是原先的南浔商会。
南浔古镇
南浔古镇
南浔古镇
湖丝被指定用于绣制龙袍
南浔古镇
现代织布的机器
南浔古镇
古式织布
南浔古镇
湖丝织就的五彩斑斓的布匹
南浔古镇
镇馆之宝
南浔古镇
湖丝制成的笔王和笔后都有80多公斤重
南浔古镇
丝业会馆现在已被改为宾馆不能进去参观了
南浔古镇
原本以为推荐的状元楼是一家高大上的餐馆没想到如此精致小巧
南浔古镇
推荐的状元楼双浇面大肉和熏鱼
南浔古镇
路过的一处寻常人家售卖石雕
南浔古镇
张静江故居
张静江故居,系其父张宝善于清光绪24年年所建,为典型的江南豪宅风格。张静江是二十世纪初江浙财团四大亨之一,国民党元老,曾为辛亥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孙中山称他为中华第一奇人,并题“丹心侠骨”相赠。
这张照片是昨天来拍的5点过后已经下班大门紧闭
张静江故居
尊德堂
张静江故居
砖雕有容乃大
张静江故居
孙中山先生书写“丹心侠骨”相赠
张静江故居
没想到中山陵的“民族民权民生”是出自张静江之手
张静江故居
民国时的明信片跟今天的相比丝毫不差啊
张静江故居
两天的旅程,非常充实。南浔,水乡景色优美,犹如一幅古朴淡雅的水墨画,并且人杰地灵,汇聚了儒商湖丝湖笔文化,文化底蕴深厚。最喜欢的是没有那么喧闹,可以让你在这里慢慢游荡,慢慢体会小桥流水人家的怡然风韵。
游记来自蝉游记网站-夕汐Smiling
本文由金沙国际网址发布于旅游,转载请注明出处:南浔古镇,细细品味古镇特有的中西合璧的建筑
关键词: